一、越南人是“炎帝”后代嗎?
越南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“雄王”祭祀大典,在越南國內一直有著“三月初十,拜雄王”的說法。每年農歷的三月初十這天,祭拜雄王成為了越南最為隆重的盛典之一。其規模和規格類似于我國祭祀“炎帝、黃帝”一樣,充滿了神圣和莊嚴感。
越南人之所以要隆重地祭祀雄王,是因為在他們看來,雄王是越南人的“人文始祖”。不過要追根溯源,雄王的身世傳承,還要上追到炎帝身上。
根據越南的典籍記載:越南最早的王朝開創者是鴻龐氏,鴻龐氏的兒子是涇陽王,涇陽王后來和洞庭龍王的女兒結婚,生下了貉龍君,而貉龍君的兒子就是雄王。雄王所開創的“文郎國”,奠定了越南后面發展的基礎。因此越南人才將雄王尊奉為“人文始祖”。
雄王是鴻龐氏的后代,顯然在這其中,鴻龐氏是關鍵人物,而鴻龐氏又具體指代哪一位歷史人物呢?
《大越史記全書·外紀·鴻厖紀》載:“鴻龐氏系出中國傳說里的炎帝神農氏?!币簿褪钦f,鴻龐氏就是越南人對炎帝的另一種稱呼,兩者實則是一個人,所以越南人也是“炎帝后代”。
越南現在約有9700萬人,有54個民族,京族占總人口87%。
京族人怎么來的?
古代越南北部屬于百越中的駱越之地,駱越,由部落聯盟而成的方國,是百越眾支系下的其中一支。駱越人是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祖先。
百越,在中國歷史中出現過,”百越”之稱謂源于先秦古籍對南方沿海一帶古越部族的泛稱。百越有很多分支,包括吳越、揚越、東甌、閩越、南越、西甌、駱越等眾多支系。
百越人本來就是炎黃子孫,秦始皇統一中原后,派趙佗率領50萬大軍南下百越地區。通過武力占領并把這些地區設置為了郡縣,在后面中原又移民了幾十萬人口來到百越地區。
越南京族人的先祖就是在那個時候首度進入了我們的統治中,并在那時候,受到了中華文化很大的影響。
后面秦朝滅亡,趙佗在百越地區建立了南越國,南越國包含了如今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區。
南越國建立之后一共延續了幾十年,到了漢武帝時期,漢武帝派大軍把南越國給滅了,從此把南越國的土地收歸到了西漢的統治下。
越南中北部在南越國被滅之后并沒有發生太多的例外,直接隨同其他南越國土地一起被西漢統治了起來。然后從西漢開始,一直跨越了千年時間。
直到五代十國的南漢時期,越南中北部才脫離了我們的管轄。在后面的多年歷史時間中,以藩屬國的身份存在于我們的南方。
總的來說,越南人大部分是駱越人的后裔,先住在越南北部,后逐漸南移,直至19世紀中葉才到達越南南端。以駱越部落為主體,后面混入了一些東南亞土著住民。而駱越是百越的一部分,也是南越的一部分,雖然不是中原人,但也是“炎帝”后代。而且很長時間深受華夏文明的影響。所以現在越南人的長相、文化和我們差不多。還有越南人的性格、越南的傳統節日和我們差不多。
二、越南人真實生活是怎樣的?
第一、越南及越南人特點。
1、越南人和我們長得太像了,在越南北部一些城市,有些會講中文的越南年輕人,你根本很難分清他們是越南人還是中國人。
2、越南八九十年代男女比例失衡,女的比男的多很多,導致八九十年代有很多越南男人娶幾個老婆,當然現在越南是一夫一妻制。
3、越南女性在八九十年代地位非常低,現在越南女性地位也低,要在地里干活、回家帶小孩、還要做家務。在越南城市大街小巷,看見很多越南女性在擺攤做生意,很少看見男的。但是在胡同里面打牌、閑聊、下棋的大部分是男的。
4、越南人雖然說越南語,但是有很多年輕人開始學習中文,特別是在越南北部城市,很多人會說中文。
5、越南約有9700萬人,世界排名第十五名,面積約32.96萬平方公里,所以人口密度也大。
6、越南年輕人大部分對中國人還是很友好的,并沒有成見。越南人的性格和我們性格差不多,比較勤奮努力,也很有智慧。
7、目前1元人民幣等于3552.68,有3萬人民幣的人在越南都是“億萬富翁”。
8、越南文化和我們差不多,我們很多節日在越南也有,像端午節、中秋節、春節等。
9、越南人喜歡看中國電視劇,喜歡聽中國歌曲。有些是直接翻譯過去的,有些是他們翻拍的。
10、越南有12生肖,是:鼠、牛、虎、貓、龍、蛇、馬、羊、猴、雞、狗、豬。他們的“貓”代替了我們的“兔子”。
11、越南人很喜歡嚼檳榔,我國湖南人喜歡嚼檳榔,但絕大部分是男的嚼檳榔,越南女的嚼檳榔的也多,而且越南老太太嚼檳榔的很多。
12、越南人吃飯口味和我們差不多,去越南一般會吃得慣。越南人大部分喜歡坐在地上吃飯,飯菜一般放在很矮的桌子上或者直接放在地上。
13、越南美食有:越南河粉、越南肉粽、越南蝦餅、炸象魚、甘蔗蝦、越南煎餅、越南鴨仔蛋、生雞蛋咖啡。
14、越南總體還是比較落后,城市建設、基建、基礎設施建設比我國差很多。他們最發達的城市胡志明市和我們三線城市差不多。
15、越南汽車很貴,越南人收入低,所以在越南買汽車的人很少,大部分人是騎摩托車或者電動車,所以越南城市大街上摩托車非常多。
第二、越南經濟情況:
越南國土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,我國云南省面積38.33萬平方公里,比我國云南省還小一些。越南人口約9700萬,人口密度還是比較大的。越南人平均年齡只有29歲,15-35歲人口占比高達三分之一,年輕人比較多,以后發展潛力很大。
越南2020年GDP總額只有2700億美元,人均GDP2800美元。我國2020年的GDP總量14.74萬億美元,2020年我國人均GDP約為10504美元,人均GDP是越南的3倍多一點。
2018年,越南出口2434.8億美元,進口2366.9億美元,GDP總額為2452億美元。
2019年,越南出口2641.9億美元,進口2530.7億美元,GDP總額為2619億美元。
2020年,越南出口2826.5億美元,進口2627億美元,GDP總額為2700億美元。
第三、越南人的薪資水平。
1、越南人的薪資多少跟所在城市的發達程度有關,這個和我們一樣。
①、像他們最發達的城市是胡志明市,是個工業城市。
那里人的薪資水平情況(換算成人民幣):
餐廳服務員1800—2300元;
收銀員和營業員1800—2300元;
工廠普工2800—3500元;
老師3000—4000元;
建筑工人:3500—5000元;
司機:3500—4500元;
中等規模公司中層管理:4000—7000元;
大型外資中層管理:6000—10000元;
大型企業高管:15000—25000元。
②、像越南的老街市,那里的中國人很多。老街市在越南算是三四線城市。
那里人的薪資水平情況(換算成人民幣):
餐廳服務員1200—1800元;
收銀員和營業員1200—1800元;
工廠普工1800—2500元;
老師2000—2800元;
建筑工人:2000—3000元;
司機:2000—3000元;
中等規模公司中層管理:3000—5000元;
大型企業中層管理:5000—8000元。
第四、越南消費水平和房價情況。
1、越南的胡志明市。
如果是單身,在胡志明市打工。一般一天早餐10元人民幣、中晚餐各20元人民幣、一個月要1500元人民幣;房租一個月在1200元左右;交通費一個月200元;通訊費一個月60元;衣服鞋子平均一個月150元;生活用品一個月一般80元左右;其他費用一個月300元;總共一個月需要3490元。
胡志明市市中心地段,房價均價高達1億20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36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市二環到三環內房價均價達到了80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24000元每平米。
市三環到四環內房價均價達到了6000萬越南盾每平方米,相當于18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胡志明市郊區房價均價在3000萬—45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9000—135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2、越南河內市。
如果是單身,在河內市打工。一般一天早餐7元人民幣、中晚餐各15元人民幣、一個月要1110元人民幣;房租一個月在900元左右;交通費一個月150元;通訊費一個月60元;衣服鞋子平均一個月150元;生活用品一個月一般80元左右;其他費用一個月200元;總共一個月需要2650元。
河內市市中心地段,房價均價高達90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27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市二環到三環內房價均價達到了60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18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市三環到四環內房價均價達到了4000萬越南盾每平方米,相當于12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河內市郊區房價均價在2000萬—30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6000—90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3、越南老街市。
如果是單身,在老街市打工。一般一天早餐5元人民幣、中晚餐各12元人民幣、一個月要870元人民幣;房租一個月在400元左右;交通費一個月50元;通訊費一個月40元;衣服鞋子平均一個月60元;生活用品一個月一般50元左右;其他費用一個月150元;總共一個月需要1620元。
老街市市中心地段,房價均價在25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75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市二三環內房價均價只要1600萬越南盾每平米,換算一下是4800元人民幣每平米。
老街市郊區房價在1200萬越南盾每平米左右,換算一下是3600元人民幣每平米左右。當然在越南他們三四線城市郊區房子大部分只有兩三層,所以一般是按棟買的,連地也一起買。如果是連地一起買的話,房價會高很多。
第五、最后總結。
1、越南人長相、文化、飲食和我們差不多,去越南旅游或者做生意能快速適應生活。
2、越南人收入在我們收入的60%左右,他們本地產的商品的價格也只有我們這里70%左右,但是他們進口商品、電子產品、汽車都很貴,不比我們這里便宜。
3、越南幾個發達城市房價也很高,主要還是有資本炒作。在越南大城市打工的越南人生活成本也高,生活壓力也大。
4、月薪5000元人民幣在我國可能非常普遍,但是在越南大部分地區很少見,越南人大部分月薪在2000—3000元人民幣之間。
5、越南年輕人大部分對中國人友好,越南北部城市的人和我國邊境地區的人經常有貿易往來。